jvi|首次解析鸭坦布苏病毒利用宿主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信号-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

 jvi|首次解析鸭坦布苏病毒利用宿主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信号-太阳集团网站入口官网
科研进展
jvi|首次解析鸭坦布苏病毒利用宿主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信号
时间:2023-04-07点击次数:作者:动物医学院审稿:宋三多

近日,动物医学院贾仁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病毒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连续发表两篇题目分别为“duck tembusu virus inhibits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through the josd1-socs1-irf7 negative-feedback regulation pathway”(论文链接)和“rnf123 mediates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socs1 to regulate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during duck tembusu virus infection”(论文链接)研究论文,首次报道了鸭坦布苏病毒(duck tembusu virus, dtmuv)利用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(ifn)信号的最新研究成果,为该疫病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。

dtmu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,主要引起水禽免疫器官损伤、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产蛋量下降,常常给水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研究发现,dtmuv的预感染使病毒不受后期ifn治疗的影响,但dtmuv通过何种途径抑制i型ifn的抗病毒作用尚不明确,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上调原因也尚未阐明。

课题组阐释了tlr3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表达,上调的socs1通过介导irf7的k48连接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进而拮抗i型ifn信号促进dtmuv的复制。进一步研究发现socs1蛋白自身存在k48连接的泛素化修饰,josd1作为一种去泛素化酶介导socs1去泛素化从而稳定socs1的表达,并且josd1通过稳定socs1的表达抑制dtmuv感染期间i型ifn的产生。

虽然阐明了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上调机制,但是何种e3泛素连接酶介导了socs1的泛素化尚得到证实,课题组深入研究发现,rnf12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通过其ring结构域与socs1的sh2结构域结合,促进了socs1的k114和k137位点的k48连接泛素化和socs1的蛋白酶体降解,最终促进了tlr3/ irf7诱导的i型ifn表达并抑制病毒复制。

该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dtmuv感染期间病毒利用socs1蛋白调控i型ifn信号的一种新机制,首次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rnf123介导socs1发生k48连接泛素化,也为阐释其他黄病毒是否利用socs1蛋白抑制i型ifn信号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。

动物医学院2020级预防兽医学博士研究生黄山芝为第一作者,程安春教授和贾仁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32172833)、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2nsfsc0078)等项目的资助。

网站地图